功夫熊猫的影评,《功夫熊猫》影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790

我要一篇功夫熊猫的影评 大约3000字左右

动画电影对我而言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这个陌生感彷佛是隔壁住了户几乎每日都能相遇,但是却依然毫不知情的邻居。这种陌生感是绝对的都市意义的,知道你存在着,而且这种存在包裹着我的生活,但是又全然没有一点点真正的牵挂。好莱坞要做《功夫熊猫》,我也是到了快要全球公映了,才感觉得这部片子的存在,而且第一感觉就是我想看。于是在2008年6月19日,得知可以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就去看了。我就是想去看好莱坞怎么利用“熊猫”和“功夫”的。“熊猫”成为武林高手,这不是对熊猫有着固定思维模式、固定的情感模型的思路,但是就是非常符合好莱坞的戏剧模式。当看到片头动画版的“梦工厂”的片头,我才知道这是“梦工厂”制作的,对于这个片头的动画设计的东方味道与原来内容的妥贴相处,我就开始震惊,好莱坞能够这么容易获得了一种文化冲突下的“一网打尽”,一种“多元文化”方式的化别人为自己。在《花木兰》出现的时候,大家就讨论好莱坞对东方叙事宝库的开放,大家还讨论这个改造还是好莱坞的一厢情愿的疯狂改写。在吴宇森要做《赤壁》之后,我隐约觉得好莱坞开始把东方资源经由东方视点的改编,然后进行全球化传播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没有想到在看到《赤壁》之前,从《功夫熊猫》就感到这个好莱坞策略的成熟。《功夫熊猫》无论在“文”和“武”两个方面都显得好莱坞在消化利用东方文化资源更进一步了(从东方电影自己来讲,不知道是利弊如何判断)。“文”是说在故事内容所选择的文化土壤与感情冲突的模型上,将东方传统与好莱坞叙事规则融合了;在“武”的方面,我是指好莱坞在制作技术和风格上,也完成了两个传统的高度集合。这个进步应该是在《卧虎藏龙》,以及《功夫》这类影片的基础上的,这类片子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框架,这次基本上由全部好莱坞西方制作班底整个拿了过去,并且再生了出来。正如上面所言,这部作品最好的地方就在于“融合”做得好,获得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平衡点”,面对这个平衡点,用民族主义的抵抗,用后殖民主义的批判都将毫无出路。这部片子用看起来充满东方文化的故事底子把美国的语言幽默和人物个性幽默感消融进去了;同时,又用很好莱坞式的故事结构方式,把中国的民族性场面和一些小风俗场面包裹进去了。在故事、空间和一些视觉细节上,这两个传统真正落实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很浑然一体。《功夫熊猫》的画风和好莱坞的技术的融合度的平衡点也做得很不错,这一点我个人作为一个动画的门外汉觉得可以给中国的动画人有很多启发。一个出生面条世家的大肥熊猫如何明白了要想改造自己,必须自己先认定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改造的家伙,可以成为那一个特别的家伙,这就是这部片子的主题。主题很简单,而且也很清楚的有着东西通吃,南北全拿的沟通性质。而且,《功夫熊猫》的剧情相对于“好莱坞”的“正典”,个人觉得这个片子为了中国市场做了点特别考虑的,或者说,这个考虑也加强了“故事”的东方色彩。这个很重要的处理就是加重了对“教育”的诉求,影片中存在着两种教育方法,两个教育结果,而且都是建立在父子关系或者近似父子的师徒关系。这个层面的诉求是典型东方式的。《功夫熊猫》中,最后的武功对决就是两个教育思路的对决,当然,这里面父亲和师傅都成为“胜利者”,亲情之下,不存在“坏爸爸”,而且没有并不存在“两个老爸”和“两条路线”的对决。《功夫熊猫》找出个“乌龟长者”看似是剧作的俗套,但是其实避免了这个剧彻底的东方家庭伦理味道。这个片子不纯东方,也在于两个儿子的斗争并没有过分的伦理化。比如,在大结局老师傅不光荣牺牲,这也是好莱坞不愿意“苦情”的思路。《功夫熊猫》很东方的故事,又在一些关键地方跳出纯东方家庭伦理的叙事逻辑,使得整个故事更轻松。或许,这样处理使得“主题”薄了点,情感诉求浅近了点,但是确实更适合“小朋友”去看,我想这也是好莱坞的“儿童片”的主流思考,别让孩子看得死去活来,犯不着“苦情”,快乐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小朋友”加上引号是直指你看这个电影时候应该具备的心态,而不是观众的年龄。这部作品不会感动到落泪,也不会无厘头到笑翻天,但是这个平衡点才是“小朋友”最轻松的观看环境,不那么沉重,也不会看这个片子多少有点“非主流”的感觉。在电影院里,静静坐着等着漫长的片尾字幕出完之后,最后一幕是老师傅和胖熊猫一起吃包子。老师傅给了三只包子给胖熊猫。面条家族的儿子最后吃起了包子,这胖家伙就是因为贪吃才学会功夫的。你看这个逻辑多“快乐教育”,这个美国式的思路背后拉出一点点“东方的禅意”,乌龟师傅和老师傅争辩教育的道具——那个桃核——开始长出一棵小小嫩苗。这棵小树苗,让我变得冷静要命,我知道《功夫熊猫》的出现,意味着好莱坞的国际行销能力和叙事技术对中国叙事资源的开掘,已经从试探性质转入真正的战略进攻了参考资料:http://jiaren.org/2008/07/02/kungfu-panda-remark/最近一直有人跟我推荐功夫熊猫,我都没在意,好莱坞的商业片实在没啥稀奇的.今天闲来无事,看了一眼,惊觉这美国人很精通中国文化啊.简单的看,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美国梦,一个卖面条的胖熊猫成了梦想中的大侠.不过仔细想想,这里面有种君权之争的味道.乌龟是功夫的创始人,被和平谷人民称为master,拥有至高的权力,也就是相当于封建制度的皇帝.浣熊师傅仅次于乌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经辉煌,现在隐居山中为乌龟培养接班人,有点宰相的味道.乌龟觉得自己大限将至,准备好龙轴放于大殿之上的盘龙口中,多么像正大光明匾后的立储遗诏.浣熊师傅培养了6个弟子,希望他们之中的一个能被乌龟选中,成为下一任龙战士,自己的骄傲,或者说利益中心.君权和相权的争夺从此展开了.乌龟最终抛弃了五战士,选了一个从天而降的胖熊猫,为什么呢?官方解释是:这是天意.很像西方君主制里的君权神授吧,和中国文化里的君王是天子一个道理.我觉得乌龟心中真正所想应该是害怕浣熊势力专权.曾经的太郎拥有最高的武功,又有高深的师父扶植,却因为"心中黑暗"被否定了,这就像最有才能,又被势力最强的大臣支持的皇子,很可能没有好结果.权力的集中与分散,是一个巧妙的平衡.太郎怨恨浣熊太软弱,没有坚持自己立场认定他龙战士的身份,就是怪他没有狠心把乌龟逼成太上皇.于是浣熊退而求其次,继续培养5个接班人,希望有一天能重回权力中心.乌龟知道他的野心,选龙战士前对浣熊说了一句话:"不管我选谁,我都是给你选的"话里的意思说,你永远是老二,要辅佐新君的,想把他当傀儡,没门.这样就能控制浣熊的权力欲望吗?未必.所以乌龟又走了一步棋,对浣熊神秘的说,太郎会回来的.是太郎自己回来的吗?不是,是那个信使跑到天牢说要加强防守,激起了太郎反抗的欲望.太郎抓着信使说:"谢谢你告诉我,他们还记得我"于是太郎重回和平谷,想要找浣熊报仇,夺回王权.于是,浣熊的5个弟子被太郎纠缠,太郎和浣熊势力相抵,而且这种血腥的斗争很可能冲击了浣熊"和平"的理念,觉得对不住天下苍生,想要以死弥补自己的错误,至此,他的权力欲望就全部消失了,一心辅佐熊猫,恢复天下太平.乌龟算得很准,就像他自己说的:"没有事情会偶然发生"说到熊猫,一个莫名其妙从天而降的胖小子,真的会被皇帝看中吗?虽然他可以打击浣熊的专权,也犯不着随便找个张三李四吧.不过有一点大家注意到没有,熊猫的老爸是鸭子,剧中也没有解释,不奇怪么?仔细想想,电影里的小人物全是鸭子,比如那个到天牢的信使,所以可以设想,鸭子相当于太监,那熊猫是不是被太监养在宫外,乌龟暗中培养的接班人呢?说得越来越像宫闱秘史了,嘿嘿.不知道编剧如此设置,是不是真的另有深意.权力之争的核心--龙轴,却是空白的,就像鸭子老爸对熊猫说的,没有什么秘方,你只要相信它是特别的.就像陈胜吴广在大浙乡雨夜的一声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熊猫坐着火箭筒一飞冲天的时候,还有拿到龙轴的时候,不管他武功多么烂,都已经被大家认定的吧.呵呵,王权其实是一种信仰你合起来大概就有了吧。『雅希出品』雅希为你耐心解答。

《功夫熊猫》影评

功夫熊猫的影评,《功夫熊猫》影评

功夫熊猫到三了,观众依旧热情不减。为了装嫩,我们也是一部不拉地看了。假如前两部还能看出美国人做中国元素的话,第三集,已经做得得心应手,看不出多少文化差异了。尤其看了翻译过来的配音版,简直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结果。

“功夫”三的故事很简单很亲情:神龙大侠阿宝,简单快乐地生活着。他被师傅老狐狸寄予厚望,要教导众多弟子学武功。弟子中包含了金猴、灵蛇、螳螂、天鹅等朋友。因为外形与鹅爸爸有太大的差别,他不止一次怀疑自己的身世。这时候,代表恶势力的天煞,想要统领所有。它走出自己的地界,希望能收取一种叫做“气”的神秘功力。气是什么,就是我们熟知的气功。正义界最高代表老乌龟被天煞毁了。阿宝的朋友们也被天煞一一收去,这些功力高强的朋友们,被天煞冻结。

得到众多气的天煞,更加肆无忌惮,它现在最大的对手就是阿宝,新一代武功教父。只是它不知道,阿宝根本不会武功。无意间,阿宝遇到寻找儿子的熊猫父亲。为了让他回家,父亲谎称自己是气功大师,阿宝只有回家,才能学会最高级别的武功。为了控制天煞,阿宝跟着父亲回到了熊猫村。这里是怎样的场景?世外桃源!熊猫们为了躲避伤害,来到这里。这里没有争斗,没有欺骗。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老人们过着安闲的岁月。这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这里有春暖花开。

阿宝归来,整个熊猫村欢腾一片。熊猫们奔走相告,庆祝阿宝父子团圆。然而,阿宝虽然享受亲情友爱,却没有忘掉回来的目的,练习最正宗的“气”功。这时候,父亲才说出了实话,他根本不会什么气功。骗他的缘由是让他回家团聚。而天煞追寻阿宝的脚印,也到了这里。熊猫村的各位,没有办法,打算再一次集体搬家,逃避天煞的追击。

看着上辈大师留给自己的“秘诀”,阿宝忽然想明白了。他动员所有熊猫村村民,按照各自的擅长,准备迎接天煞的进攻。他找到了气的真谛:顺其自然。自然,就是气功的最高境界。果然,昏天黑地的大战以后,以阿宝为代表的正义,战胜了邪恶。不但天煞被打败,那些被天煞冻结的众多高手与朋友,也全部复活,回到自然的世界。阿宝,也成了真正的神龙大侠,不再惧怕教授诸位武功。

说的`很简单,顺其自然,蕴含的不就是中国最高深的哲学?天人合一也好,自由挥洒也好,不勉强不强求,就是最强!可是编导们举重若轻,只简单地一笔带过,却是取得了最大的胜利。阿宝任重道远,以后的路更加曲折,毕竟天煞没有死,它还会回来!

这段时间,看了不少电影,包含很多搞笑的无厘头影片。相比“功夫”三,他们不但缺少真正的娱乐精神,更加缺少的是一份自信。所以会在故事里装进太多的东西,指点江山,明辨方向。即便是“道士下山”,即便是“万万没想到”……今天的人本就很累,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看电影就图个轻松。你非要这样那样的说教,自然被摒弃。票房,便是最好的标杆。众多踌躇满志的大腕,在票房面前无所遁形在所难免。

据说“功夫”还要拍,一直要拍到六。但是我们看到,每一部电影的筹拍时间,没有急就章,而是慢火细炖,精心打造。必须承认,美国人能将中国文化深处的东西领会到这样的程度,我很敬佩。

功夫熊猫影评

光听这个名字,感受到了强烈的中国气息。功夫,中国功夫历史悠久,世界文明。熊猫,可爱的、肥肥的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听过这个名字之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肥肥的、胖胖的熊猫耍起功夫来是什么样子,一定是浑身的肥肉乱颤。导演马克·奥斯波恩也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美国导演。

影片本身,也是充满了中国元素。面有乌龟大师,涣熊师傅,徒弟有虎(拳),猴(拳),鹤(拳),蛇(拳)和螳螂(拳),这是我们中国武术元素。

其实剧情倒是很简单,乌龟大师预感到关押在牢狱中“大龙”在出来了,于是打算在翡翠宫寻找一位“神龙大侠”。影片中的啊宝(熊猫)一心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功夫大师。机缘就这样来了,就在乌龟大师要指名神龙大侠时,啊宝乘着绚丽的烟火从天而将,落在了翡翠宫。于是乌龟大师就任命啊宝为神龙大侠。然而,所有人都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涣熊师傅和它的徒儿们更是愤愤不平,一心想要赶走啊宝。

啊宝一开始也是灰心丧气、自卑,当重任落在它的肩上时,它完全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强大的大龙。涣熊师傅无意中发现了啊宝身上潜藏的武术潜质,它发现它的这个徒儿与其他的徒儿不一样,教导其他徒儿的方式并不适合啊宝。而对啊宝有效的教导方式就是“食物诱惑”。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孔夫子的教育思想,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经过可苦的训练后,啊宝终于等到了开启成为“神龙大侠”的龙卷轴,可是打开后发现,卷轴是空的。于是所有人又开始了新的困惑。

啊宝又一次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打败大龙。所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涣熊师傅的徒儿们,开始带领村民们转移,啊宝也回到父亲的身边。啊宝的父亲告诉啊宝,他家祖传的作面条的秘方,就是在汤料中什么都不放。啊宝突然领悟到了龙卷轴的精髓:原来最强大的,正是人的精神力量,和内心的意识,“当你认为自己是龙战士的时候,你就是”,熊猫老爸的高汤秘诀促使熊猫领悟到这点。于是啊宝返回翡翠宫与大龙战斗,并最终战胜了大龙。

其实,人的信心非常重要。当你还没有着手做一件事情时,就先否定了自己。有句话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内心强大、自信、用积极的新的面对生活,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很棒,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就像我们可爱的啊宝,找回信心,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成功的大门。

影中的乌龟大师一直在强调,没有巧合,没有意外,这是很中国的思想。水到渠成,车到山前必有路,越是想要束缚,反而会推动某事。就像影片中涣熊大师害怕大龙会逃出来,派去鸭子警告牢头加强防守,然而鸭子身上掉得一根毛,使大龙成功的越狱了。

其实这部片子,也值得广大的家长们看一看。涣熊师傅非常疼爱大龙,也可以说是溺爱。结果爱蒙蔽了涣熊师傅的双眼,看不到大龙的缺点,最终导致大龙走向了歧途。这对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真是一个醒目的警告。还有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也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一定要发现其自身的特点、优点、缺点,并很好的扬长避短。

虽说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中国原有的,但是被现代人慢慢遗忘着的一些思想。美国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很多电影也映射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息,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人们在影片中更容易找到影片的亮点、得到更多的启示。这也是国内影片和国外影片的区别之处。功夫熊猫注重的并不是形式和场面,而是在内容的丰富和对人的启发上。

这部电影我所看到的是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熊猫从一个卖面的出身,到被选为龙斗士,最终打败黑豹的过程。另一条主线就是师傅的心,从龟仙人遇见黑豹要逃跑时起,师傅的所说、所作,向人们显示了这条主线,师傅的心是怎样被抚平的。

这部影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很细致的,龟仙人-他的形象就是智者,虽然有些事情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的心是静的,虽然看不到事物的具体形态,但是事物的结果和影响他已心知肚明了。师傅-他的心是不平衡的,因为他所看重的是黑豹,可是黑豹却心存恶念,不是龙斗士的继承人,让我们看到师傅爱有多大,期望也有多大,可是这并非都是好的。熊猫-热爱功夫,被选中成为龙都是,到最后大彻大悟,领会了龟仙人设立龙之宝典的深刻含义,打败了黑豹。这个过程将熊猫谦卑良善,不屈不挠,毅力坚强,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部影片最吸引人的不是它的形式和场面,我们看到它所刻画的是熊猫,这是它的主线,熊猫参加龙斗士的选拔赛的时候,我想五侠参加选拔应该是很好看的,可是电影并没有演这段,反而是刻画熊猫极力的进去,幽默的一段。好的电影就是如此,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舍掉了精彩的画面,却使整部电影的主题更加突出了。也让看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这部电影另一个看点就是深邃的话语,非常有中国文化气息,但其中更多的是透过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们,对电影的主题产生思考。这些需要我们对这部影片有正确的认识,它并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嘲笑,而是将中国文化的深邃表达了出来,有一些非常普遍的真理在影片里得到有效的刻画和加强。从这部影片也对人在世界上的光景产生思考,从师傅内心的不平静,使我们对人生的态度进行了反思。作为基督徒,当然我是从这个身份的角度去看这部影片的,感谢主,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待这部影片,使我得到了丰富感想和启示。

主线一:熊猫

故事从熊猫的梦开始,他做了武功的梦,可是另大家特别惊奇的是他的家庭是卖面的,普普通通,但是这就是整部电影的主角,因为他就是龙斗士。在被龟仙人选拔成为龙斗士之前,他的个性刻画的就非常鲜明。

1、有个人的理想。

这点我们从他的梦,他的房间,他在接到选拔龙斗士的榜文后的反应,在被关到大门外他所采取的行动等等都看到了他的渴望,他的梦想。这个梦想在他知道黑豹已经逃狱,并往和平谷来的时候,他在逃跑时和师傅的对话,真实的表露了出来“是的,我没走,因为,你每次往我头上扔转头,说我很臭,都很伤自尊,但是这些伤害远远比不上,我原来那样过日子的伤害大,我不走,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有人可以改变我,让我不再像现在这个样子,那就是你,中原最伟大的武林宗师”。那个理想就是学功夫,改变卖面的命运!

与他产生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亲,他从楼上下来,说做了梦,他父亲问他做了什么梦,他为了讨父亲的欢心,说他梦到了面条,可是他并不甘心,试探着问他父亲以前是不是也想脱离卖面条的命运,他父亲回答: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想出走,去学做豆腐。但是为什么没有去?因为他父亲放弃了,把那理想当作了可笑的,说:有没有想到我现在做豆腐是多么可笑的样子?但也正是放弃了,他还是一直做着卖面条的生意,人生的轨迹也许比较平坦,可是也失去了更多的精彩和人生的磨练。

这是这部影片中第一个鲜明的对比。记得圣经中有句话说:教导儿女不要惹儿女的气,免得他们丧了志气。这真是真理。父母是爱儿女的,这种爱带着“条件”,这种爱是“自私的”。父母总想按着自己的思想和方式去操控孩子,巴不得孩子是可以遥控的机器人。我小的时候高中毕业,我想利用业余时间和同学共同开一间网吧,家里极力反对,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若开网吧会赚很多的钱,而且也会使我得到很好的锻炼,我选择了顺从家里的意见,但同时我的第一个小梦想也破灭了。

2、不放弃的精神、谦卑、心存良善。

熊猫爬到山顶,可是门却关了,可是熊猫却想方设法进去,因为他的梦想在那里,他渴慕见到的五侠在那里,中原最好的老师在那里,他也想看到龙斗士的英洒风姿---直到他进去了为止。这时的场面时幽默的,引人发笑。可是也正是他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被打,被摔,被碰头,不惧怕危险他毫不犹豫,最终他也真的进去了,经过了那些门外的苦难,他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从熊猫落到龟仙人面前,并指定为龙斗士那刻开始,到师傅真正相信他是龙斗士并决心好好训练他的时刻。他所遭遇的,是师傅的欺压,是无侠的冷嘲热讽,可是他没有放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话是“但真正的勇士是不会认输的,别担心师傅,我不会认输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和态度,使他度过了最难度过的时期,坚持了下来。

人在世界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或多或少的经历一些坎坷与苦难。当路途上遇到了这些,怎样选择?当我们渴望进入的大门关闭了,我们选择了什么?当进了门,我们的热情碰到了冷面孔,我们的心情如何?当我们取得了小小的进步,甚至有了成绩后,无辜的攻击与嘲讽,百般的阻挠和打压,我们的心情如何?当我们有了梦想,或者有了好的想法,没有人去想了解,更没有人去在意去了解,我们的心情如何?多数的人选择的是放弃。而许多好的机会和好的想法,也是因着人的放弃而破灭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个角色对待熊猫的态度,一个是龟仙人,一个是师傅。这在熊猫的成长路程上是有很大的重要的意义的。

龟仙人的鼓励:“放弃,别放弃;面条,别做面条!你太在乎过去和将来了,俗语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可知;现在却是上苍的礼赠,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当下!”龟仙人的这番话,也许以前有很多人听过,但在这里,这句话与故事情节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使我们更加直观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与其说受益的是电影中的熊猫,不如说受益最大的是,藉着这句话、藉着熊猫更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人!

也许我们为以前的所做而悔恨,为以前失去的所懊恼;也许我们为以后生活而担忧,为未来未曾发生的事情而忧虑。因此,整日愁容满面,失去了喜乐的心情。就像本论坛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男孩为丢了10元钱而哭,有人给了他10元钱,他又为没有拥有20元钱而哭”。为了以前的不幸而哭,为了重新得到了10元钱而不满足,忘记了当下手中有10元钱,而这10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本有的。人在世界上是穷乏的,来的时候陪伴的是哭泣,因为渴望得到空气,去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都会带不走!可是为什么还会迷失方向,不知所措?也许是忘记了上帝所赐予他在世上的分分秒秒,忘记了上帝让他在世界上的含义!

圣经中教导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说百句话不如说一句造就人的话!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一句造就的话,成为熊猫坚持到最后的动力!他所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忘却了他的以前,忘却了他对手的强大,一心一意的学武功,因为他此时已经是龙斗士了!每日的重担,每日担当就够了,坚定自己的理想,只要做好每一个细节,目标不再遥远,天堂就在眼前,天上的门就会打开!

师傅的态度,和龟仙人的态度截然相反!他想将熊猫赶下山,让自己的徒弟继承龙之宝典!这时熊猫的态度则是“我知道师傅其实是想启迪我,但如果我不了解他的话,会以为他是要甩掉我”。

人在世界上需要鼓励,但是人都喜欢好听的,不喜欢被管教,不喜欢反对意见。可是这种思想使我们失去的比好听的失去的更多!就像熊猫认为师傅是在启迪他,他便把师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中,最后在与黑豹的战斗中全部都用上了,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圣经中有句话:圣经的真理向聪明通达的人就隐藏。并不是说圣经反对聪明,圣灵是保惠师,是神赐予人们智慧和启示的。意义就在于人,人觉得自己聪明,就不能得到圣经的真理,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是在于此。本空间的小故事“人若不停止挣扎,那救人的就很难将他救起”,属地的力若不停止挣扎,属天的力就不能发挥。

自己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