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事件(中国的罗布泊发生了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56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罗布泊事件,中国的罗布泊发生了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92年罗布泊的诡异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罗布泊事件(中国的罗布泊发生了什么)

罗布泊是世界上著名的禁忌之地。有许多奇怪的事情和一些可怕的奇怪事件。92年的时候当时老王在路上遇见一个路人,虽然他们当时赶路要紧,但是在罗布泊这个地方遇到人不能不管,于是就让那个行人坐到自己车上,可是上了车的老人一言不发,后来老王和车里的人要上厕所,从厕所回来那个人就不见了,然后四处寻找也没找到。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南部一处湖泊,被称之为死亡之海和地球之耳。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海拨在780米左右,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在1949年的时候一架从重庆飞往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的飞机在飞到鄯善县上空的时候意外失踪,直到1958年才在罗布泊的东部发现了飞机的残骸,而机上无一人生还,为什么向西北飞行的飞机,会改变航线向南飞呢?没人知道。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科学家彭加木曾在罗布泊考察的时候意外失踪,之后出动了军队和飞机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却什么都没有找到民间对此议论纷纷,直到今天彭加木的失踪仍旧是一个谜。

关于罗布泊的神秘事件有什么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编辑本段]诡异之谜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由于罗布泊深藏在沙漠深处,人们要想靠近它十分困难。而仅有的几次成功的现场考察,却在理论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有学者来到

罗布泊进行了考察。他见到的湖泊芦苇丛生、鸟类聚居,是一大片富有生机的淡水湖;可这个湖泊与中国地理记载的罗布泊有南北一个纬度的差别。所以有人认为他见到的可能根本不是罗布泊,真正的罗布泊早已经干涸。也有人据此提出了惊人的想法:由于汇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携带大量泥沙,造成了河床的淤塞,填高了湖底,于是罗布泊便自行改道,游移到了别的地方。这正是那个学者发现的湖泊。

中国的罗布泊发生了什么

罗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楼兰古国,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探险者。几千年来,许许多多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色彩。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经过中国科学家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

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从而证明了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4-1996年,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

扩展资料:

古罗布泊诞生于1800万年前,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被分割成几块洼地。

汉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此后,罗布泊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

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和尝试,但在此之后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19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罗布泊

关于罗布泊事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