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景德镇瑶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景德镇到瑶里怎么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景德镇到瑶里怎么走
到景德镇后,去里村短途汽车站乘坐从“景德镇-瑶里古镇”的班车。每天两班,早上7:30从景德镇出发,9:00左右到景德镇瑶里古镇;下午2:00从景德镇出发,4:00左右到瑶里古镇。票价:11元。
1、出火车站右拐通站路走到顶,丁字路口马鞍山路右拐过铁路桥洞二三百米是个街心花园,从那继续右拐走曙光路进去六七十米就是里村短途汽车站,在这乘车;
2、景德镇到瑶里的车每天两班,上午7:30,下午2:00;
3、如果没赶上这两班车,那就需先乘景德镇到鹅湖的车,到鹅湖后转鹅湖到
景德镇瑶里的风土民情
在五十年代中期,景德镇市文化艺术界曾组织过一次大型的民间采风活动,对景德镇的民间音乐,山歌,曲艺,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在1958年曾印刷出一本景德镇民歌集(主编:罗能同志),里面收集了一百多首浮梁山歌。这本油印的歌集时,民歌是以浮梁境内东南西北四方采集地点而分的。如浮梁东北民歌就是瑶里民歌.
①瑶里民歌分号子,山歌,小调三部分.号子的产生源于生产劳动,多半是单音节加上中间插语,韵味单调.当年我们在农村搞社教时和农民一起劳动,如打夯时就唱号子,一起发力,众志成城.
②山歌有对歌、独唱两种形式.对歌多半是情歌,音韵宛转起伏回味绵延,用词讲究,以物喻人,以事喻情,比喻生动,也有讽刺骂人的,用词借语讥讽人争一时口水之上风并不肮脏,其巧妙之处发人深省,在修辞用语上谌称极品.原词语句多是诗经中的意境用通俗方式表达出来,60年代初期我为创作一个山歌剧曾来此采风,发现这里的民歌基调是五音律结构,如“232”“161”“232”曲调象瑶里秀丽的山水一样美妙、很动听.独歌多半是田歌和樵歌,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独唱以高腔为主,调式雄浑圆嫩,第一次听的时候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没有文化人之口,原来是祖先一直这样传唱下来的.
③小调以采茶调为主,瑶里茶歌十分好听,在锦绣如画的茶忙季节,清亮的山歌如甜美的山泉沁人心脾,茶歌歌颂劳动,憧憬幸福.女孩子用茶歌表达心思,小媳妇用茶歌述说快乐与委曲,调子不变歌词自编,进了茶园,什么都可以放得开,平时面皮薄不大说话的这时候也会哼两句.外地人来到茶园听茶歌也许会云里雾里不清楚,但调子好听是公认的.另外还有学童上学调,闺女出嫁调,小放牛调.如果仔细注意一下,哭也有调,如嫁女时母女按风俗习惯要哭一下,这哭声中的调子和词句好象家家都大同小异.瑶里山歌,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来几口.民间乐器也十分丰富,山里人用竹子,竹叶,棕叶,栗子核,做口哨随时吹出山调.景德镇在五六十年代有一个采茶剧团,其中90%的音乐旋律取之于民歌。俗称“瑶河调”。不过现在会唱山歌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如果进行抢救性挖掘,瑶里山歌足够出一台音乐晚会.
瑶里舞蹈在节日与祭祀活动的日子里,集会乐舞,是瑶里古代人的生活习俗之一.在五股尖仰天台的崖画上、可以发现有远古时代的祭祀神灵动作的画面.在祭祀中,“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大序).据说过去还有傩舞,可惜这些傩舞道具在十年动乱时给破四旧烧了。瑶里的绕南村,在古时候就是傩舞的祭祀中心之一,也是瑶里第二个神圣的地方,村名的来历,就是取自于傩舞中的“绕南”篇章。待嫁女家中弄一桌酒,用方桌,未婚本家族女子做陪。菜有猪肉、鱼、蛋、豆腐、蔬菜等。辞嫁先向父母,再哥嫂,后亲戚,行大礼(跪拜)。1、要嫁之女向父母表达谢意,感激父母从小把其养育成人。2、如哥嫂与父母不大和睦,则向哥嫂嘱咐,自己出嫁以后,哥嫂对父母要好。3、长辈哥嫂要给红包,约2-4元。上轿轿为二人抬凉轿。辞嫁以后即由本家兄弟背要嫁女上轿。弟妹吊轿杠,吊一段后,男方给红包,才下杆,红包约定俗成2-4元(人民币)。接亲一般是5个人,回来6个。轿由男方带去,5个人轿夫不在其内,叫付亲客。菜食有红烧肉、鸡块、鱼块、咸食等;花生、葵花子、水果糖等。返面出嫁女在男方亲戚拜完年,新郎做完新客后,要到娘家做“返面客”,即在娘家不做事,最少玩一个月,女儿向娘“汇报”诸如婆家一些“情况”,娘即教女儿如何孝敬公婆,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如何侍候老公等事宜。
景德镇瑶里的简介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景区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4%以上。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多种。境内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瑶河流域是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就产于瑶里附近的高岭山。在瑶河沿岸的山水之间,既有多处瓷业生产基地――矿坑、窑址和作坊,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水运码头、古驿道,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商业码头、集镇、村落。瑶里原名窑里,正由窑而得名。近代之后,由于地处山区,又远离任何一条现代交通线――公路、铁路,瑶里进一步衰落,她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凝固和尘封,被世人所遗忘。但正因为她被遗忘了,她的自然环境和聚落风貌都保存得较为完整,非常具有观赏性。奇岩飞瀑,原始森林,江南古祠,明清建筑,古窑遗址,革命旧居无不让你流连忘返。瑶里古建筑群:瑶里村古建筑群规模庞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明清商业街、宗祠、进士第、大夫第、翰林第、老屋、狮冈胜览等。其中以一步岭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这里集中了一步岭牌楼、老屋、大夫第、狮冈胜览等。瑶里历史上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境大米,木柴,茶叶,茶油的集散地,还是景德镇通往浙江,安徽的古道。村中敬义堂是瑶里新四军留守处1938年陈毅同志在此组织了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在瑶里峡谷有气势磅礴的高际山瀑布。宽30米的瀑布,从60米的峭壁上倾泻直下。银纱飘渺,云雾蒸腾,声憾山谷。水石相搏,珠玉飞溅,景色万千。瑶里还是避暑的佳处。此处所产浮瑶仙芝绿茶为中国十大文化名茶之一,瑶里崖玉绿茶则为:94北京中国国际饮品及技术博览会金奖。
关于景德镇瑶里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