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标准流程
服务标准有哪些流程,餐厅的服务标准流程有哪些具体的步骤。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餐饮服务标准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餐饮服务标准流程1.迎宾
(1)对于初次见面的客人,应以真诚的态度、礼貌的语言去迎接,使他们感觉到真正受到尊重和欢迎。
(2)对单独光顾的客人,要愉快地打招呼,用“早安”(或“晚上好”)、“欢迎光顾”等礼貌语言迎接客人,并为顾客寻找合适的位置,如靠近窗户的位置。
(3)对待常客应以自然热情的语气来接待,说:“来啦!”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引客入座
(1)有的餐厅提供预订餐桌的服务,服务员应了解客人是否有预订。如有预订,应查阅预订单或预订记录,将客人引到其所订的餐桌。
(2)对于没有预订的客人,应根据客人人数的多少、客人喜好、年龄及身份等选择桌位。同时,还应考虑到餐厅的平衡,避免某些餐桌太繁忙。
(3)选定餐桌,引客入座。领班手持菜单并说:“请这边来”,在客人之前先到餐桌。如果桌子需要另加餐具、椅子时,尽可能在客人入席之前布置妥善,不必要的餐具及多余的椅子应及时撤走。另外为儿童准备特别的椅子、餐巾、餐刀等。
(4)客人入座的顺序是:为女士选择位置并帮助入座。在大的团体里,则先为年长的女士,需要时再帮助其他女士入座。尽可能把女士的座位安置在面对餐厅的内侧而避免面对墙壁。当两对夫妇在窗边用餐时,应安排女士们坐在面对室内的位置
3.呈递菜单
(1)客人坐稳后,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提供餐巾。
(2)领班把菜单从客人的左边递给客人。对于夫妇,应先递给女士。如果是团体,应递给主人右手的第一位客人,然后沿着餐桌逆时针方向依次递给客人。如果主人表示为其全体成员点菜,菜单要分发下去一部分,服务员领班只收递回来的菜单。如果没有为儿童准备的菜单,最好不要递给孩子们普通菜单,但其父母要求时例外。
(3)客人在看菜单时,服务员应迅速按照需要撤走或增加餐具。
4.解释菜单内容
服务员应对菜单上顾客有可能问及到的问题有所准备。对每一道菜的特点要能予以准确的答复和描述:哪些菜是季节性的,哪些菜是特制的,每道菜需要准备的时间以及菜的装饰,菜的销售情况等等。
5.点菜服务
(1)推荐餐前饮品。在接受客人点菜前,服务员应有礼貌地问客人:“诸位喝什么茶水(饮料)?”对外宾可以说:“我可以给您上杯鸡尾酒吗?”征得客人同意后,给客人端来所点饮品。
(2)点菜的次序。服务员应站在客人的左侧。先询问主人是否代客人点菜,得到明确答复后再依次进行。若顾客仅两位且为异性时,习惯上先问女士以示尊重,除非是伴侣另有吩咐。当主人表示客人各自点菜时,服务员应先从坐在主人右侧第一位客人开始记录,并站在客人的左侧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接受客人点菜。
6.端取点菜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中档以上餐厅设有专职传菜员,负责传递菜单和菜点。在中餐中的小型餐厅和一些西餐厅中,为降低劳务成本,由服务员直接传递菜单和端取点菜。
(1)服务员需要通过已掌握的基本烹调知识来估计准备好菜的大概时间。应尽可能在点菜准备好时就取走,以保证正常的服务速度。
(2)有的餐厅有特殊的呼叫系统来通知服务员菜已经准备好了。
(3)端取点菜时,服务员常需要组合伴随物和服务用具。
(4)一般先取凉菜,再取热菜。同一托盘里,冷热要分开放。
(5)离开厨房前,服务员应按客人点菜记录两次检查所有的点菜是否准备齐全,然后告诉厨师某桌号的点菜已取走,最后从菜单架上取下点菜记录单。
(6)所有点菜都要按标准分量和相应烹调方法准备。
(7)应尽量给同桌客人同时上菜。
(8)保证盘、碟、碗边没有溢出的食品,保证所有服务工具都在托盘内。
(9)从厨房到餐厅前每一个托盘都必须经过检查。
(10)当上齐菜后,还必须询问顾客是否还需要些什么。
中餐服务流程18个步骤一、引宾入席:
微笑迎宾,距离客人五步远时,应先点头视礼,距离约三步远时,再主动跨前招呼问候客人,对熟识的客人应以其姓附别头衔作称呼:“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几位?”合理安排餐位。
二、拉椅让座:
双手挟椅背,轻拉出,客人坐前,用膝盖轻推向前,道:请座!
三、递巾问茶:
站在客人的右侧,双手拿餐巾两角,将餐巾铺在骨碟下面。站在客人的右后方,距客人一步远,语音轻柔,面带微笑,注视客人,先生/小姐,请问您用什么茶,我们这里有为您准备的……茶。注:问茶时同时铺餐巾、翻茶杯、脱筷套。
四:上小食品,倒茶:
为客人呈上餐厅赠送的小食品,准备服务茶水,泡茶时冲入八分满开水,用口布叠花型放在骨碟上,茶壶放在荷花内,右手拿壶把,左手托骨碟,在客人右侧斟入八分满。把壶连骨碟一起放在客人台上的旁边,壶嘴不可对向客人。
五:点菜、酒水、问主食:
打开菜牌的第一页,双手呈给客人,站在客人的右下方,距客人一步远,准备好笔和本,听清客人所点的菜,逐一记录,要向客人推荐当日急推的菜,如客人赶时间要向其推荐一些制作时间快的菜肴,如客人随意可向客人推荐一些制作时间稍长,但别具特色的菜式,注意观察客人身份,民族、国籍,饮食习惯等根据客人习惯及档次推荐相应菜式。
推荐酒水饮料,我们餐厅为您准备的饮料酒水有………语气温和有礼,悄可使客人觉得你是强加的,要让他自己选择,根据层次推荐,避免尴尬,各位先生/小姐,需要先点些主食吗?如不需要稍候再点。
六、重复菜单,酒水单:
当客人点菜完毕后应重复客人所点的菜,以免出现错误,先生/小姐,您点的菜有:………您看还需要加点别的吗,请稍等,我去帮您分单。
七、分单:
到吧台把各联单据盖章分清送到各部门。
八、取酒水:
如是未起瓶的白酒或清酒,要先用右手拿此酒,商标对准客人,向客人展示,此时服务员应站在宾客的右侧,左手托瓶底,右手托瓶颈,经客人同意后方可开瓶。应正确使用开瓶用具,动作准确、敏捷,开瓶时尽量减少瓶体的晃动,开瓶后的瓶盖不要放在桌上,开启时瓶口不要对准客人,
斟酒的要领是:
1、斟酒的姿势与位置,侧身站在宾客的右后侧,左手托盘,或者用席巾插瓶口,由主宾开始,顺时针方向,若同时有几种酒水应询问客人饮用何种酒水,
2、斟酒时的动作和要求:斟酒时瓶口不要搁在杯上,以防碰倒而且也不卫生,也不要太高,了防溅出,一般以2CM左右,倒适量后抬高瓶口轻轻一转,以防酒水酒落。
3、斟酒的份量:软饮料如果汁、汽水、啤酒等斟八分满,烈酒类3/4,葡萄酒类2/3,洋酒类以1盎司为准。
斟酒时服务的注意事项:
1、掌握倾斜度,控制流速。
2、斟有泡沫的酒应沿杯壁流下,或分成两次斟,待第一次泡沫消失后再斟。
3、凡冰镇或用水温热的酒应用布包住瓶身,以防泡沫溢出。
4、如啤酒与汽水混合饮用时,应先斟汽水后斟啤酒,以防泡沫溢出。
5、在用餐其间,随时留意宾客杯中的酒水,及时为宾客续添酒水。
6、当宾客点的酒水所剩不多时,应及时询问客人是否添加酒水,以防客人要求添加酒水时不能及时送上。
7、常见酒水的服务方法:凡是洋酒要询问客人是净饮还时加冰。葡萄酒用葡萄酒杯,干白冰镇饮用,红酒室温饮用。加饭酒用加饭酒杯,温热饮用,应加入画梅,或依客人意见加入其它(如枸杞、姜丝、冰糖等)
九、上菜
(一)走菜:也叫跑菜,将厨房烹饪好的菜肴送到餐桌的这一过程叫走菜,要求基本功熟练,做到端平走稳。
注意事项:把好质量关,观察色,香、形,是否有异常现象,质量是否达标,盛菜器皿是否适合,原料是否新鲜,数量、品种,份量,制作方法是否符合菜单,并配好相应调料,发现存在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1)注意卫生,手指避免插入菜肴或汤汁中;
(2)加盖菜盖,保持菜温;
(3)认真核对菜单,认准房号,台号,以防送错,菜送后在传菜联上划上记号,表示此菜以上;
(4)动作迅速;
(5)传菜员不能上菜。
(6)站立姿势及位置适当,以方便服务员上菜为准。
(7)把菜名小声清楚的报给服务员。
(二)、上菜(1)选择上菜的位置,当传菜员来到时,服务员马上选择上菜的位置(打荷位)宴会一般在次宾之间,或翻译和陪同之间,即方便于翻译介绍,零点散餐尽量选择宽一点的位置上菜,避开老人,小孩及衣着华丽的小姐或先生,并留意客人动作以防发生碰撞。
(2)上菜动作,当选择好上菜的位置后,侧身站立,右脚在前,选择好摆菜位置,移开空位,如无空位询问客人是否可以撤走菜最少的碟,或者为客人分完,或者经客人同意两个菜合在一起(必须是不带汤汁的菜)或者大碟换小碟,撤走空碟,然后再上菜,揭开菜盖,报上菜名,请客人慢用,注意不要从客人头上飞碟而过,特别注意汤汁不要洒要客人的身上。
(3)摆菜:上菜后注意菜碟的摆放位置和形状,注意对称协调,美观,讲究图案造型,尽量保持一中、二平、三角、四方的形状,始终在台上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如果上转盘时,则保持对称,均匀,每上一道菜,把新上的菜转到主宾的前面,报上菜名后请宾客慢用,如上有花摆,头(如鸡、鱼)的菜,应朝向主宾或主人。
(4)上菜应保持适当的速度,及时与厨房联系,太慢使台面显得不丰盛,而且让客人久等,容易引起客人的不满。
十、分汤、上餐巾纸
准备所需要的汤碗,汤勺,大汤勺,骨碟放在台上两边的位置,两手心拿住汤锅,把它放在台中间,锅盖拿起来轻轻放在锅旁边,用右手拿起大汤勺,左手拿骨碟,把汤分在每个汤碗里,九分满,从左到右,避免滴下汤滴,注意平均分配,把汤碗送到客人面前,女士第一,并使用礼貌用语,对其它客人介绍汤的名称,将汤碗汤勺放在茶碟上,把大汤勺放回骨碟,将汤锅盖放回汤锅上,如客人用完汤要问先生/小姐,我可以收走吗?动作要轻,快。
注意:分菜方式分为:桌面分让式、双人合作式、餐车分让式。分菜要先宾后主,分菜后要稍有剩余。
十一、换骨碟、烟缸
左手托盘,站在客人的右侧,右手先将有残物的骨碟拿到托盘上,后将干净的骨碟放在客人面前,提醒留意,撤换骨碟时要先征询客人的意见,更换烟缸时要用右手拿干净的烟缸轻放在有烟蒂的烟缸之上,两个烟缸同时放在托盘上,然后再把上面干净的烟缸放回原处,烟缸内不得存有两个以上烟头。
十三、巡台
发现客人有吸烟意识,要准备好打火机,为客人点烟,有空酒杯可问客人是否添加酒水。
十四、撤空盘、上牙签
如桌上菜用完后剩下空盘要及时撤掉,撤台时站在适当位置,左手托盘,右手拿空盘,放在托盘上,不可站在主宾,主人,女士,儿童,老人的身边撤。
十五:上主食
准备所需的餐具,服务勺,碗,茶碟放在备餐台或小车上,根据客人数量准备,并摆放整齐,向客人讲清哪种是谁的点的,客人数量少时,可直接用小碗上,客人多时,据情况用汤碗上,将面、饭等放在小车上,左手拿碗,右手拿勺叉均匀为客人分开,如有剩余时可再次为客人添加,将分好的面或饭按顺序为客人服务,不用分的主食可直接放在台面上,(如金银馒头)并说请您慢用。
十六、买单、签字
买单时询问客人是否再需添加酒水或有其它需要,确定没有后准备帐单,打出帐单后要检查一下是否有多加或缺少项目,检查无误后用收银夹夹好,双手递到客人的面前,站在客人的右侧,先生/小姐,您的消费总额是==(要通过观察清楚那位买单)打开后请客人过目,如需签字的要说,先生/小姐,请您在这里签一下字好吗?(洗浴中心一般让客人签一下手牌号,正规的餐店要引领客人到收银处买单)客人签字后再次道谢。如客人有疑议时要耐心讲解并再次核对帐单。
十七、送客
问候客人并向客人礼貌致谢,站在适当的位置为客人拉椅,面带微笑的目送客人,(餐厅里一般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打包,洗浴里要提醒客人是否有遗忘贵重物品。引领出口的方向,鞠躬再见,并欢迎客人下次光临!
十八、撤台、摆台
西餐用餐的基本礼仪
入场&就坐
入场前经过迎宾处,大家可以在座位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按照作为就坐。但如果没有座位表怎么办呢?可以随便坐吗?
西餐通常的就坐方式遵循三个原则:
1.一男一女间隔开
2.伴侣拆散坐
3.男主人右手边坐的是女vip,女主人右手边坐的是男vip
如果还是不能确定自己该坐哪儿,聪明的小伙伴们可以等到大家都坐定差不多的时候,再去找位子,这样就避免了不小心坐到vip位子上的尴尬。
坐好开动前需要铺餐巾,餐巾通常放在盘子上。将餐巾打开,对折(可以对角折成三角形,也可以对折成长方形)折痕那一面朝向自己,摊铺在大腿上。
1.餐巾围脖

你又不是婴幼,一些容易弄脏衣物的食材,餐厅会为你配备围脖的,除此之外不要把餐巾塞在领子里。

2.餐巾垫盘子
用盘子压住餐巾的一角,其余部分自然垂下
这种餐巾摆放方式多出现于中餐酒席,是非常危险的,起身的时候容易带着餐巾,顺带把盘子也打翻了。
进餐
就坐,铺好餐巾后,就要开饭了。
1.酒

西餐中,桌面通常会在靠近右手边放3-4个杯子,呈45度角摆放。
右下角最靠近你右手的是起泡酒杯,高而瘦的杯型方便大家观赏气泡上升的样子。
稍稍远一些的第二个杯子,是喝白葡萄酒的,它不同于起泡酒杯,是我们常见的形状。
再远一些的第三个杯子是红酒杯,它形状类似白葡萄酒杯(当然具体形状也不是绝对的,取决于主人的爱好,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但稍高大一些。
离你右手最远的杯子则是水杯,它也是最高最大的。在换酒,换菜时饮水漱口,可以帮助更好品尝酒菜滋味。
2.面包
面包有时候会放在左手的小盘子里,有时候会放在大框子里需要自己挑选。如果筐子离你太远,千万不要起身弯腰去够,请靠近面包的人帮你递过来就行了(同理还有盐和胡椒的瓶子)。吃面包用手掰,掰成没一口可以吃完的分量,再用面包盘上的黄油刀刮一点黄油往上抹就行了。
3.前菜
前菜有时是沙拉,大块的蔬菜一口包进去不美观,需要切切切。在西餐桌子上怎么切东西,我会在后面讲主菜和肉类的时候详细说。
顺带一提,大家看到了桌上摆着那么多叉勺肯定觉得很烦,该怎么用呢?左叉右刀,这我就不赘述了。摆在左右的,通常从外往内用就好了,摆在盘子上方的叉勺是用来吃甜点的,最后使用。由于叉勺的内外顺序是主人按照上菜顺序已经调过的了,按照顺序一道菜使用一对,就不会出错了。
有时候我们要谈话或者上厕所,需要将餐具稍稍放下,应该怎么放呢?摆成一个八字,服务员就知道不要收掉。而吃完这盘菜需要服务员收碗时,刀叉柄朝5点方向。

而法式和英式的礼仪在这里又有不同,法国更喜欢在餐间将餐具倒过来放,方便大家观赏银器背后的花纹。
4.汤
无论是西餐还是中餐,都要注意一个点,永远不要低头去够桌上的汤。要把勺子举到与不低头情况下的嘴同高,将汤送入。
怎么舀汤呢?勺子由内向外是英式舀汤的方法,勺子由外向内是法式的。左为英式,右为法式:

汤剩下一个底了怎么办呢?这一点英法的礼仪又不同了,英国是将碗的内侧抬起,碗朝着外面倾斜,汤聚在碗的外侧,再用勺子去盛。法式相反,将汤碗外侧抬起,汤汇聚在碗内侧,再用勺子去刮。但无论如何,端起不带把的汤碗对嘴喝是万万不可以的。
特别提一下棘手的酥皮汤,如果你不想吃外面那一层酥皮,就直接用勺子把酥皮戳开一个洞,舀下面的汤就好啦。但如果你想吃酥皮的话,可以用小刀沿着碗沿刮下来,将酥皮放在盘子里,和面包一样,用手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吃就行了。
5.主菜
海鲜:叉子通常是四个齿的,而吃海鲜的叉子会是三个齿,且微微向上翘起。鱼肉易碎,如果连特制的叉子也无法将其盛起,就用勺子帮忙吧。如果鱼带骨,吃完一面不要翻,将骨头剔除,再吃剩下的。吃生蚝,龙虾,田螺等,都会有自己特别的工具,按照顺序使用就好。
肉类:这里涉及到切。通常我们将叉子叉在肉上,刀靠近叉子轻轻切肉,
这样可以防止食物移动。一般来说,从肉的左边开始,往右切,肉的大小适宜一口吃下。
欧式和美式切东西的方式不尽相同。

左边的美式礼仪,先将一整块肉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左右手在盘子上方换餐具,放下刀子,右手拿叉,将一盘碎肉叉着吃。
右边比较传统算是欧式,切一块吃一块,依旧左叉右刀。若牛肉有骨,需要沿着骨头切。
如果吃鸡,有细小的骨头需要吐出来,千万不要直接吐到桌上。把餐巾打开,手拿着遮挡住嘴,叉子伸到嘴边,将骨头吐到叉子上。再将叉子上的骨头放入碟子靠自己的那一边。
意大利面:将左右手的叉勺于桌面交换。用叉子叉一些面条,再抵着勺子内部旋转,把面条卷起来吃。

6.甜点
甜点用盘子上方的叉勺,叉子用来叉水果,勺用来吃布丁类的软食物。有时候遇到了水果块头太大无法一口吞下的情况,也可以用勺代替刀,帮助切一下再吃。
就餐礼仪步骤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
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设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灶君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
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餐桌摆设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怎样叫一顿中式饭
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饭,以辣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一顿饭的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应用汤匙一小口抿出声的饮;至于吃饭,要提起饭碗贴着唇边,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提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宴会
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用饭时喝酒,但酒在他们的盛宴上则担当重要的角色。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酒兴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来祝酒,要先为别人添酒或汽水,后为自己添加,才合乎礼仪,且要添至近乎满泻为止,以表示尊重对方及彼此友谊,而主人家要尽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礼仪。若你不想饮酒,应在宴会开始时便表明,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宴席结束
客人享用完最后一款菜肴时,宴席便正式结束,于是主人家的主角会站立起来,表示宴会到此结束,并会站立门口向每位客人说声“晚安”,之后跟酒楼经理结账,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则送客人乘车,挥手道别并目送车子驶离开去。
菜肴
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柔�7�4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饮料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汤是他们饭食时的最佳饮料,在特别的日子或场合上,中国人会饮葡萄酒或烈性酒,却不会饮水,这与西方人不同。中国茶是茶楼的主要饮料,虽然有其他饮料供应,但他们认为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饮料,尤其是吃了油腻的点心,茶有助洗去油腻。每桌都供应一个或两个茶壶,且可不断添饮,客人只需揭开茶壶盖并放在壶顶上,便有侍应前来添滚水;无论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其中一位都可为别人斟茶,但记著要先为别人斟,最后为自己斟,这才合乎礼仪。茶楼备有不同种类的茶叶,客人可随个人喜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