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ppt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75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ppt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酸的和甜的课文原文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ppt

导语:《酸的和甜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里面还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酸的和甜的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酸的和甜的课文原文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它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小松鼠把狐狸说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小猴子笑着问:“你吃过吗?”小兔子摇摇头,说:“我没吃过,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小松鼠也摇摇头,说:“我没敢尝,狐狸说这葡萄酸的很呢!”

小猴子听了,大口打口地吃起葡萄来。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啊!真甜。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酸的和甜的课文主要内容

《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文章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共分为8个自然段。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体会深刻道理是本课的宗旨。在这个短短的寓言故事里,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个人去咀嚼,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语言生动活泼有趣,是小孩子喜欢的形式,是适合进行感悟教育的好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小柳树笑了。

⑵小柳树()笑了。

⑶丁丁关上窗户。

⑷丁丁()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课件【三篇】

【#课件#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课件

教材简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编了5篇能给人以启迪的故事,《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篇。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通过松鼠、兔子和猴子对待葡萄是酸的这个说法的不同态度及表现,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酸的和甜的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对故事内容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1.写好课文中的生字。

2.在朗读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

2.同桌互相读课文,在互读互听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用读句子的.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在潜移默化中识字学词。

1.认识狐狸、葡萄等词语,书写生字。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狐狸的做法。

(二)学习课文26段,在充分的练习后朗读对话。

1.图文结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师生对读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对话。

3.分角色读课文的16段。

(三)学习课文第6、7、8段,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积累词语。

1.朗读、体会写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图文结合,体会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狸的想法,在扩展说话中领悟文章内涵。

四、巩固识字。

五、总结课文。

【篇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课件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自主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2、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借助图画,读文识字

1、借助连环画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2、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

3、课文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相机学习“狐、狸”二个字,注意观察,你发现什么?

4、你最喜欢哪幅图,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

5、学生上台随意挑出挂图贴好,朗读展示,教师相机引导识字、正音。

三、再读感悟

1、现在,黑板上的八幅图是乱的,请根据课文的饿内容把它们排列整齐。

2、反复读课文,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摆图。并说明理由。

3、教师看图引读课文,整体感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样是葡萄,为什么有的说它是酸的,有的说它是甜的?

4、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分小组读读说说,体会狐狸的狡猾、以及其他小动物的饿善良、轻信。

5、全班交流,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6、多媒体展示无声动画片,学生分角色配音。

四、课后实践

在报纸、广告、商标上找一找,看看从哪儿可以找出这些生字,带到办事班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利用投影展示生活中找来的生字词。

2、做生字回家的游戏。

二、指导写字

1、读一读要写的字,你能发现什么?

2、“狐、狸、诉、颗”都是左右结构,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串、告、兔”,并自己练习临写。教师通过投影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三、朗读感悟

1、按课文内容表演。

2、相机引导,猴子表演得好不好?你能从中看出葡萄是甜的还是酸的?为什么?

默读课文,找依据。对一些重点句子,可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如: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3)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4)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3、多媒体演示猴子动作,体会“迫不及待”的意思。

4、用“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各说一句话。

四、拓展练习

1、生活中,你犯过像小松鼠、小兔子这样的错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篇三】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小柳树笑了。

⑵小柳树()笑了。

⑶丁丁关上窗户。

⑷丁丁()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语文一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B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B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1)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3)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1)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1)小柳树笑了。

2)小柳树()笑了。

1)丁丁关上窗户。

2)丁丁()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书写指导

三.朗读感悟

1.读第一段,说说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2.指名读读狐狸的话,指导学生读出狐狸酸酸的语气。

3.读第一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故事,再上台讲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感情。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一)分析角色

狐狸: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实、轻信

小猴子:聪明、敢尝试

(二)分配角色

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演员。

(三)编排表演

想想每个角色说的话。导演解说,演员表演,互相指点。

(四)表演童话,评委评分

主持人介绍节目,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五)总结颁奖

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五.作业:

1.本课字词,大册.

2.预习园地四

附板书: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狡猾

松鼠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聪明敢于实践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