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 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答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27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答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高中学习语文买什么作业比较好,人教版的,最好有讲解的

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 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答案

推荐高考A版五三,比较基础的综合复习类资料,基础较好可以使用B版。配套练习可以买试卷,天利的和金考卷都不错。作文素材可以买杂志,每月更新,做好积累,比如重庆出版社的《作文素材》杂志,是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指导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资料|语文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ANqxTBCQjp7b68eXJNO7Q提取码:v6jj

小学资料|语文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英语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6年级|5年级|4年级|3年级|2年级|2018全国小学下册期末考试名校试卷及答案|20181-6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试卷79套|1年级|全套小学初中高中课件教案试卷视频.docx|全套少儿教育培训管理资料.docx|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A.pdf|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卷A.pdf

初一下学期期中地理历史生物试卷(人教版)

初一下学期地理复习提纲2009-04-3011:14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

5.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

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7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不丹两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P3图6.4)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亿人。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亚洲大小民族有1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

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国:日本高收入

发展中国家:新加坡高收入>9655美元

马来西亚、韩、沙特阿拉伯高收入3125—9655美元

中、泰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韩、马、泰发展加工工业,促经经济发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低收入国家<500美元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广大平原为最大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著名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⑴工业

a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b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c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见P23图: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d海外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

e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为世界经济强国

⑵农业: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

⑶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四大渔场之一

5.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第二节东南亚

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文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地形: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布稠密

⑵马来群岛:多火山,地形崎岖,平原集中在沿海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越、缅为主要稻米出口国

⑵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以及金鸡纳霜和木棉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盛行佛教

第三节印度

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南亚位于热带河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充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地理位置: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与我国有部连续边界),印度洋三面环绕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北:喜马拉雅山地——狭长崎岖

中:恒河平原——低平宽广

南:德干高原——低缓广大

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侧,注入孟加拉湾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6—9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为雨季;11——次年5月盛行来自陆地的东北风,为旱季。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原因:西南季风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不稳定)

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恒河平原),绿色革命后粮食能够出口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黄麻(东北恒河平原)、茶叶(东北山地)

工业:殖民统治时期,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现在,工业部门齐全,特别是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

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中心,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

第四节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1707万平方千米。跨亚、欧两洲,是传统的欧洲国家。跨东、西半球,东西长1万多千米

2.总人口1.47亿,俄罗斯人占80%。由130多个民族组成,有100多个民族通用俄语。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占一半

地形区:四大地形区(欧洲部分主要是东欧平原,亚洲部分叫西伯利亚地区)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冬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⑴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⑵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

⑶寒极: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河湖⑴伏尔加河:全长3600千米,注入里海,俄罗斯的“母亲河”,世界最长内流河

⑵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6.资源:煤:库兹巴斯

铁:库尔斯克

石油:第二巴库,秋明

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7.四大工业区⑴莫斯科工业区:全国工业最发达区

⑵圣彼得堡工业区:造纸、纺织工业最发达

⑶乌拉尔工业区:石油、机械、钢铁

⑷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油气、电力、钢铁

8.发达的交通⑴海运五海通航(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

圣彼得堡——最大港(波罗的海沿岸)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

⑵铁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⑶管运——货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综合工业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和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港口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重要的交通地位——中东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非、欧三大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内陆湖)、黑海之间,还有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和运河(苏伊士运河)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曼德海峡是印度洋进入红海的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通道

地形以高原为主

范围:埃及(北非国家)+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地区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生产的使用90%以上供输出,石油输出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60%。主要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中东石油输出路线(见P53图8.6)

波海运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向东印度洋太平洋日本

斯向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

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国

管道从波斯湾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地中海沿岸

中东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不少国家因为境内没有河流经过成为无流国(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上)。中东水资源匮乏,而且大部分河流为多国共有,有限的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试卷对应的地方)

01、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使南北重新统一,这个朝代是()

A、宋B、齐C、梁D、陈

02、下列人物中与成语“罄竹难书”的直接关系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03、三省六部制源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04、人们把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05、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张玄素D、杜如晦

06、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07、“赞普”是哪个民族对君王的称呼?

A、匈奴B、鲜卑C、吐蕃D、女真

08、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古代建筑唐招提寺由他主持设计

C、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

D、他帮助日本创制了日本文字

09、公元八世纪时世界最大的城市是:

A、罗马B、长安C、洛阳D、开封

10、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杜

11、10世纪初,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A、鲜卑B、契丹C、女真D、蒙古

1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13、南宋手工业发达,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A、瓷器B、煤C、铜D、铁

14、唐朝时劳动人民创制和改进的新农具有:

①翻车②耧车③筒车④曲辕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15、以下有关宋代城市风貌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临安等大都市人口接近百万B、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C、固定的娱乐场所大的可以容纳数千人D、蹴鞠风行,玩法分为两种。

16、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605年B.589年C.681年D.581年

17、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杨国忠C.秦桧D.李林甫

18、"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A.太湖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19、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壮族B.回族C.藏族D.蒙古族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A.岳飞B.王安石C.文天祥D.辛弃疾

21、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西厢记》

22、瓷都是指()

A、浙江余杭B、浙江宁波C、江西景德镇D、河北临城

23、占城稻原产于()

A、北美B、南美C、越南D、印度

24.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B.端午节C.寒食节D.植树节

25、南宋都城的古今地点是()

A、长安,今西安B、东京,今开封

C、临安,今杭州D、东都,今洛阳

26、"唐三彩"的主色调为:()

A.红、绿、蓝B.红、黄、青

C.青、黄、蓝D.青、绿、黄

27、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其中等级最低的是()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8、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开始于()

A、三国B、两晋C、隋朝D、宋代

29、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A、医圣―――张仲景B、书圣―――阎立本C、画圣―――吴道子D、诗圣―――杜甫

30、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A、魏征B、姚崇C、房玄龄D、杜如晦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阅读下列材料:初唐史料讨论(1)李氏的血统问题

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其血统所属问题,现在谈起来,还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这一问题,史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胡族,以刘盼遂和王桐龄为代表,并认为是出自鲜卑拓跋族。一派认为是汉族,以陈寅属为代表,认为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就是庶姓李氏之“假冒牌”。

隋末唐初的历史是上承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李氏又久居汉胡杂居之地,若其先祖是汉族,则是鲜卑化了的汉人;若是鲜卑族,则是汉化了的鲜卑人。我们只须着意的是李世民父子的行为有许多都符合汉人的习俗,但与较纯粹的汉人相比,又有很强烈的鲜卑倾向。这是南北朝后民族冲突转为民族融合的鲜明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金庸94年于北大讲学时说唐朝就是汉人与鲜卑人的共同统治,不论是针对李世民一人的血统而言,或是指李世民及其妻长孙氏夫妇而言(长孙氏是鲜卑人),甚至是指贞观年间的全体官吏中汉胡比例而言,都是十分中肯的,也是对这一问题的不答而答。

16、阅读上述材料后,你对唐朝“开明”“开放”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行,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阅读下列材料:玄奘少年出家,青年时期在长安、成都等地走访名师钻研佛经,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于是他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游学。

请你回答:

17、你认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后应当如何处理?

阅读下列材料: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道士邱处机偶逢郭姓杨姓猎户即将生子,就给二个孩子争别取名郭靖、杨康,二家猎户夫妇非常乐意。

18、请你说说邱道长为什么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

三、改错题:(每小题10分,共1小题,计10分)

某电视剧中有下边这样的一些情节。

场景:唐朝长安某个酒店

人物:二个少数民族装束的男女

情节:男子细声对女子说:“公主,此次你我做为大辽国使臣来给唐太宗祝寿,只怕是凶多吉少……”

19、请你指出其中两处错误的地方。

(1)

(2)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小题,计30分)

20、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大运河的开凿?这一过程中,你觉得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21、“唐初政府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加到一千多万户。”是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请你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岳飞举行记者招待会,你做为新闻记者参加并有机会向他提一个问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回答者:李锦之哈佛-试用期一级4-2518:56

http://www.pep.com.cn/

你去人民教育出版社看看哈

回答者:咩咩陌-经理四级4-2519:1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试卷对应的地方)

01、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使南北重新统一,这个朝代是(D)

A、宋B、齐C、梁D、陈

02、下列人物中与成语“罄竹难书”的直接关系的是:B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03、三省六部制源于:B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04、人们把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05、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B

A、房玄龄B、魏征C、张玄素D、杜如晦

06、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C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07、“赞普”是哪个民族对君王的称呼?C

A、匈奴B、鲜卑C、吐蕃D、女真

08、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D

A、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古代建筑唐招提寺由他主持设计

C、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

D、他帮助日本创制了日本文字

09、公元八世纪时世界最大的城市是:B

A、罗马B、长安C、洛阳D、开封

10、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B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杜

11、10世纪初,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C

A、鲜卑B、契丹C、女真D、蒙古

1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C)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13、南宋手工业发达,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A

A、瓷器B、煤C、铜D、铁

14、唐朝时劳动人民创制和改进的新农具有:C

①翻车②耧车③筒车④曲辕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15、以下有关宋代城市风貌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临安等大都市人口接近百万B、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C、固定的娱乐场所大的可以容纳数千人D、蹴鞠风行,玩法分为两种。

16、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D)

A.605年B.589年C.681年D.581年

17、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C)

A.赵高B.杨国忠C.秦桧D.李林甫

18、"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A)

A.太湖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19、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B)

A.壮族B.回族C.藏族D.蒙古族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C)

A.岳飞B.王安石C.文天祥D.辛弃疾

21、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A)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西厢记》

22、瓷都是指(C)

A、浙江余杭B、浙江宁波C、江西景德镇D、河北临城

23、占城稻原产于(C)

A、北美B、南美C、越南D、印度

24.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D)

A.春节B.端午节C.寒食节D.植树节

25、南宋都城的古今地点是(C)

A、长安,今西安B、东京,今开封

C、临安,今杭州D、东都,今洛阳

26、"唐三彩"的主色调为:()

A.红、绿、蓝B.红、黄、青

C.青、黄、蓝D.青、绿、黄

27、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其中等级最低的是(B)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8、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开始于(D)

A、三国B、两晋C、隋朝D、宋代

29、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B)

A、医圣―――张仲景B、书圣―――阎立本C、画圣―――吴道子D、诗圣―――杜甫

30、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的著名宰相是(B)

A、魏征B、姚崇C、房玄龄D、杜如晦

本人历史期中考试97分

回答者:岚羽之伤-魔法学徒一级5-115:55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孟郊《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材料三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出现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3)唐朝的科举制有何积极历史作用?(4分)

答案:

(1)原因:隋朝以前,官员的选拔主要采取推举的方式,官员大都从权贵子弟中选拔,不论优劣,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反而不能当官。(2分)

(2)不一样。材料一反映了诗人科举失败的忧愁、悲伤和对前途的无望;材料二反映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与兴奋。(2分)

(3)作用:科举取士不重门第,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了门路;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而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4分)

2.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了澶渊之盟。有人说:澶渊之盟是北宋的极大耻辱,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用人民的财富满足强盗的贪欲,这一事件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为什么?

答案:观点:不同意。(2分)

理由:一方面,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使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10分)

文章分享结束,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和高中语文试卷题库人教版免费答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