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账目怎么做
1.新成立公司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政税务纪律建立适当的账务核算系统,公司的开办初期一般都没有收入的,可费用会有的,应按实际情况登记做账务处理。再就是要与税务部门交流沟通,建立申报系统,发票的领购余使用、税款结算系统(三方划款协议)等。
2.纳税步骤:
应该先开银行后,再与地税局和国税局签订银行划款合同,。然后到国税局办理相关手续,国税局会通知你参加纳税培训后,会给你CA申报系统(电子申报系统)。然后下载程序,安装后。按提示操作就好了。如果你是首次用申报系统的话,建议你看看申报视频,或找一个兄弟单位申报时看一下。地税输入税号和密码直接进入系统就行。IP去你的地税局或你附近的兄弟单位去要。最好和国税一样,应该看看申报视频,或找一个兄弟单位申报时看一下。
3.账簿设置:
一般账目有以下几种,可以有选择的建账目或增加其他账目。
总帐,用于核算所有科目。三栏明细帐(按科目汇总表)
银行日记账,用于核算银行存款。专用帐簿
现金日记帐,用于核算库存现金。专用帐簿
明细分类账,用于核算应付工资、待摊费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不需要单独设立帐簿的会计科目。三栏明细帐
管理费用明细帐,设置二级科目,用于核算管理费用,登记管理费用明细。多栏明细帐
营业费用明细帐,设置二级科目,用于核算营业费用,登记营业费用明细。多栏明细帐
财务费用明细帐设置二级科目,用于核算财务费用,登记财务费用明细。多栏明细帐
固定资产明细帐,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原值和每月折旧情况。固定资产明细帐
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明细账,用于登记往来单位的应收应付情况。三栏明细帐
应交税金最好也单独立一本多栏明细帐(销项、进项、已交税金、税金转出等)。
设科目——填凭证——汇总——报表
成本=实际用的材料+用于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所有制造费用
4.下面是常用的科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按明细建明细账)其它应收款应交税费(按明细建明细账)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公司内部账务怎么做
一、正面回答
公司如何做账:
1、先把公司所有资产做一个彻底的盘点,没有入帐的重新入帐,对外的应收款也要清算,应付款要列清,有单的按单做帐,没有的,请经手人或老板签字证明入帐;
2、因为内账是内部管理的,所以所有单据都要做。外账是应付税务局一类的,账是做出来的,可以选择单据和制单据。很多做两套账的是做内账顾不了外账,做外账顾不了内账。
二、分析详情
初始建账也是财会人进入企业进行账务处理的第一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日常所发生的业务情况、涉及的资金流动等经济情况统一记录到一个账簿上,因为当中的涉及的资金会比较多,比较繁杂,所以处理起来也会比较麻烦。对于财会人来说,毕竟涉及到企业的经济状况问题,所以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够马虎,而在入账之前,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审核,主要审核原始凭证单据上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假如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
三、账务分析流程:
1、整理历史财务报表、账本及旧账资料;
2、查找历史账务梳理中错漏及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
3、旧账、乱账梳理及入库;
4、重新梳理编制新的财务报表;
5、日常财税政策解读、分析及咨询建议。
新手会计怎么做账
1.填制记账凭证
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即可,可以每发生一笔记一笔也可以月末一次记账完毕。
2.对银行账单
企业每月至少要与银行核对一次账面余额,规定我们是月末核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月末的最后一天企业还会有业务发生,那么当天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够及时地打出银行对账单,所以最好月初去银行大厅对账单再进行核对。
3.编制会计报表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有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
4.计算税金及纳税申报
前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是为纳税申报准备的,因为企业只有进行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才能对企业进行税款征收,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报表只是记录企业经营状况的报表,不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依据,企业应根据申报的不同税种填制和申报对应的纳税申报表。
扩展资料:
学好会计的方法
第一步:摆正学习态度。不要为了考取会计相关证书而急于求成的学习会计,这样反而会在最开始学习过程对会计不能简单明了的了解。就像很多连本是会计专业的学生,连会计分录和会计科目都是死记硬背,傻傻搞不清楚。
第二步:选好第一本会计入门书(推荐东奥和中华)。阅读目录,通过常识大概理解会计目标。会计六要素及其公式。
第三步:通过会计六要素,将其中每要素归属的会计科目,一个一个大概过一遍。不要急于一个个会计科目,慢慢的,精细的去研究,这样容易忘而且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最好看完自己靠着记忆,列出会计要素和归属的会计科目的提纲。有一个大体的思维。(这些方法很实在的,一定要落实去做,不然在好的学习方法列出来,都是无用的)
第四步:在心中对会计大框架的认识下,将各个大框架细分化。首先了解各个会计要素中重要的会计科目,比如资产中: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PS:金融资产虽未为未来会计深入的重点,但入门期不要急于关注金融资产,不然易降低对会计学习的信心)
第五步:重中之重,深入理解会计六要素,并将各个基础的会计科目了解,配套做好联系,巩固非常重要,在后面就要常常翻起旧页,温故而知新这句不是假话。(PS:很多人一样,在将会计科目放入会计分录中运用,就开始常常不知所云,其实很简单,会计科目其实就是将你平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收支归类在会计科目中,就好比只要花现金就是库存现金,而现金花在买物品上,而物品就具细分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假如我买的是电视机,则属于固定资产)
第六步:要分清各个会计要素的借贷关系,资产和费用借方是增加,贷方是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借方是减少,贷方是增加。借贷只是一个符号,它在会计中只是作为了解这个科目的增减的左右,不要过于深究,只要了解哪一要素的借是增,哪个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