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鞋怎么选(如何选择跑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35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跑步鞋怎么选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如何选择跑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如何选择跑鞋

跑步鞋怎么选(如何选择跑鞋)

简单易学,保证你看完就会选鞋子!!!

一、检验跑鞋优劣(绿色鞋子为正例、红色为反例)

1.扭不动

2.压不动

3.捏不动

二、根据自己的脚型与步态选鞋(四种方法任选其一)

1.美津浓官网测试

MizunoPrecisionFitOnline首先推荐的当然是去美津浓在线测脚型网站啦,1分钟左右就能测出自己适合的跑鞋。

2.根据自己的跑鞋鞋底磨损情况选鞋

另外可以参考的是自己的鞋底磨损情况,如果你的跑鞋磨损最为严重的区域是图中蓝色区域,那你需要买支撑系/控制系跑鞋;如果你图中绿色区域或者红色磨损最为严重,那你需要买中正系/缓冲系跑鞋。

3.根据自己的足弓选鞋

表格摘自跑步圣经

4.通过专业的步态测试选鞋

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都比较粗糙,不一定十分准确。如果你真打算在跑步这条路上走到黑,我更推荐你去做一下步态测试,但目前国内仅北上广深的小伙伴可以在当地测试,这是我的测试结果:

三、尺码

跑鞋要买比平时的鞋子大半码,因为跑步时脚会胀,如果鞋子刚好合脚,那跑起来就会小,脚趾到图中位置为佳。

专业跑鞋的尺码还包括了宽度,那么宽度怎么选呢,都说亚洲人适合加宽版,但……还是自己量吧,下面有对应的尺码。

四、如何选跑鞋级别

跑鞋级别不是根据你有多少钱来选的哦~,是根据体重!

表格摘自跑步圣经

五、跑鞋推荐

中正系/缓冲/缓震系:

1.布鲁克斯Ghost8(超级性价比)

布鲁克斯是四大慢跑之一,Ghost8是布鲁克斯次顶级缓冲系跑鞋,海淘价格仅500+。鞋面使用了新型的“工程”网面,在部分区域支撑而在其他位置更为柔软,使这双稳定且缓震的跑鞋更加舒适。(Ghost在过去7代里有5代获奖,Brooks也很明智地没有在此次升级中做出太多改动,只升级了鞋面并将缓震垫延伸至全长。)

2.布鲁克斯Glycerin甘油13

甘油13是布鲁克斯顶级缓冲系跑鞋,在专业跑圈有良好的口碑,而且价格不贵,海淘价格仅600+。

3.美津浓预言5(高颜值)

预言5是美津浓顶级缓冲系跑鞋,海淘价格800+。机械避震跑鞋,专为大体重人群准备,体重低于160斤不要考虑这款鞋。预言是美津浓最顶级的一款,却不是口碑最好的一款,美津浓只有rider系列口碑还不错。

4.美津浓rider19(高性价比)

rider19是美津浓次顶级缓冲系跑鞋。这鞋子外表看起来真是一般般,但它已经更新到了19代,技术十分成熟,是美津浓跑鞋里面评价最好的一款,最重要的价格不贵,而且是国内价格本来就不贵,海淘500+、天猫600+。

5.新百伦FreshFoam1080

FreshFoam1080是新百伦顶级缓冲系跑鞋,海淘价格600+。新百伦是四大慢跑之一,适合大体重、后掌着地跑者。很多国人觉得新百伦跑鞋不专业,甚至不如耐克,其实不然,新百伦的跑鞋技术十分领先,很受美国人及美国总统们的喜爱。

6.索康尼Ride9

索康尼是四大慢跑之一,之前在国内买不到,现在已经开了天猫店。Ride9是索康尼次顶级缓冲系跑鞋,海淘价格700+。这款鞋子总体后掌舒服,前掌偏硬。

7.阿迪达斯Ultraboost

Ultraboost是阿迪达斯顶级缓冲系跑鞋,也是十分著名的一款跑鞋,适合速度型跑者,易磨损,价格也比较贵,海不海淘都要1000+。Boost科技最大的亮点是结合了过去被认为相矛盾的两个要素:柔软的缓震以及快速的响应,如今Boost科技的实现将为跑步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支撑系/控制系/稳定系:

1.亚瑟士KAYANO23(跑鞋之王,亚瑟士在中国卖的最好的一款鞋)

KAYANO23是亚瑟士顶级支撑/稳定系跑鞋,海淘价格800+。亚瑟士的鞋子适合前掌着地、全掌着地一般体重的跑者。图中这款是鸟巢半马限量款,只能在天猫买,1300+。

2.亚瑟士GT-2000(十分出名的一款跑鞋)

GT-2000也是亚瑟士销量知名度比较好的一款跑鞋,次顶级,海淘500+。

3.新百伦1260

新百伦顶级稳定系跑鞋,海淘800+。

4.布鲁克斯Trance12

布鲁克斯顶级稳定系跑鞋,海淘价格600+。

六、低价购买攻略

1.STPSierraTradingPost海淘,折扣给力

2.6PM6pm.com-Shoes,clothing,accessoriesandmoreonsale!海淘,折扣给力

3.WiggleWiggle中国|骑行可免费直邮

4.REIhttp://www.rei.com/美国最大户外商店

5.美国便宜货买个便宜货|花的更少,过得更好-买个便宜货代购,折扣信息提供

分享点别的

昨天参加了科比的物理治疗师Eddie关于预防跑步损伤的讲座,把学到的干货也放上来共享!

1.小体重+前掌着地的跑者与全掌着地的跑者最适合亚瑟士的鞋子;

2.大体重+后掌着地的跑者最适合新百伦的鞋子;

3.跑前热身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

4.髂胫束问题靠拉伸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用stick滚,下图这东西:

公众号【陈珂】,专注自媒体网赚

跑步鞋怎么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鞋子是确保安全和有效跑步的重要配件。选对鞋子,不仅可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也可让自己跑得更久远。然而,适合你的鞋子未必适合其他人。今天小编就来教你选对跑鞋。

人们应配合特定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在进行高强度活动如跑步时,需要一双好鞋以提供足部支撑、吸收冲击力和减少因雨天路上湿滑而跌倒的危险。

鞋子若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撑易造成个人周而复始的脚伤问题,宽面的鞋底和不高于一英寸的鞋底可确保人们在运动时保持稳定。鞋面的材质应有好的透气性,这有助鞋子散热,并维持鞋子湿润度。

圆趾鞋子有足够宽度和深度,运动员在运动穿着会更加舒服。此外,系鞋带有助提升鞋子的合脚,调整鞋子宽度。

气垫鞋子和记忆棉质鞋子对减震有好处。然而,采用气垫和记忆棉材质的鞋底会因重量压缩,可能导致内外旋问题。此外,过多的气垫会影响鞋子稳定度,更易引发运动损伤。不仅如此,软材质的鞋子耐用度也相对较弱,需要经常更换。

根据足弓选鞋子

人们应按足弓类型选鞋,尝试用眼检视脚型。先准备一面全身镜,双脚站在地板上,确保脚内部是否清楚可见,双脚施以同样的力度检视足弓。如果足弓是一个光滑的弯,即表示属于中高足弓,需要一双稳定度和平衡度兼具的鞋子。

如果足弓角度高挺,表示你拥有高足弓,需要一双缓震型鞋子,增强的中底可吸收脚步的冲击。

如果足弓很低,则代表你拥有扁平足,你需要一双控制型跑鞋,这类鞋在鞋底中部使用了加强的支撑,来缓解过度内旋。

鞋子深度和宽度应能缓解足部畸形问题,如:拇指囊肿和弯曲的脚趾。一双合脚的鞋子不易造成脚步磨损、起水泡或脚部红肿等。

购鞋黄金时段

午后和傍晚时段是买鞋的最佳时段,因为此时脚部在将近一天的劳累后,会有轻微的浮肿,此时试穿的鞋如果合脚,那就能保证在一天内都能穿着舒适。相反的,上午选购的刚好合脚的鞋,在下午、晚上穿,则会因下肢浮肿而感到挤脚。另外,建议在试穿鞋子时穿着袜试,不仅是卫生考量,也可确保鞋子更合脚,尤其是厚材质的鞋子。鞋子一穿就好几年,什么时候该“去旧换新”?是当你发觉鞋底凹扁,或跑步或走动时感觉脚痛或疲倦时,就是更换鞋子的时候了。

选鞋贴士

1.请售货员帮你测量双脚长度和宽度。若其中一只脚较宽,选择可容纳较大那只脚的尺码。

2.穿上后,确保最长脚趾和鞋衬保持至少一只手指宽度的距离。

3.穿上后试走走,看是否能活动自如。

4.各个厂牌的鞋履尺码有不同。建议读者根据穿着舒适度来决定要买的尺码,而不是按个人经验或单一尺寸来认定适不适合。因此不建议上网购鞋,鞋子是否合适要实际穿过才准。

5.避免购买鞋子内部有标签和接缝的鞋子,容易起水泡,磨破皮。

6.鞋底应耐用够厚以有效保护脚板,在鞋子的足底接触硬质路面时给予双脚减震保护。

跑步鞋怎么挑选

从前跑半程马拉松。肉疼在意料之中;膝盖疼却始料未及。其后一个星期我蹒跚而行,逢人便讲跑步的不好,尤其归咎于路面。后来遇到行家,他说运动损伤的症结往往在脚,脚的症结往往在鞋,顺便还问去了我当年鞋的品牌。这人就是北京大学心理系专门研究运动的魏坤琳老师。得知我负伤那会儿他恰好在芝加哥康复医院工作,没准推开窗户看见个傻丫头跑过去。真是相见恨晚。

咨询了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教授,才知道现在慢跑越来越流行,可不少人脚不正,鞋也不合适,没怎么跑就成了运动损伤资深人士。一身的筋头玛瑙挨个儿数下去,膝盖十字韧带和半月板最常受连累,还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损伤、小腿肌肉牵扯,甚至腰也难得太平。有的人怀着乐观和大无畏精神带伤坚持,终致不能跑。

有图有视频,解析你的脚

还得从基础科学分析起。一条腿那么多部件,活动幅度最大的是髋关节,向前摆动能达到100多度;膝关节相对稳定,自由度基本上只有前后方向;踝关节很灵活;脚是最稳定的,因为它们是整个人体的根基。

在人的腿部,髋关节和踝关节比较灵活,膝盖和脚相对稳定。图片来自:fromthelandofunicorns.blogg.se/。(感谢性情站编辑Big.D帮助处理图片。)

不过,脚有时也会牺牲掉一点稳定性换取灵活性,像弹簧一样,缓冲身体落地的巨大压强,也为蹬地发力储备势能。跑步时一步着地只有0.2秒,却可拆解成若干步骤:足跟着地瞬间内侧略微翻起,脚此时相对灵活;中足和前脚掌着地时外侧略微翻起;蹬地瞬间不能脚软,各个关节再变稳固。

脚落地的很多瞬间。

从慢动作可以看出,整个过程流畅连贯,翻动幅度和速度都正合适。但小动作多,也埋下了不平衡的隐患,是直立跑步的代价。脚掌压力过度分布在内侧的情况,伴随足外侧翻起,简称足外翻;反之就是足内翻。魏坤琳说,中国人有15%严重外翻,45%中度外翻,和外国相比重度偏少而中度偏多,可能是力量小的缘故。内翻少见得很,因为不利于发力、缓冲面积也小,一崴脚就往狠里崴,演化过程中多数被狗熊吃掉了(笑)。阿甘的妈妈说从一个人的鞋能看出很多东西,“到过哪里,走向哪儿去”……至少你脱下鞋子看看鞋底磨损状况,能看出脚有多不周正。

中正、外翻和内翻的右脚,注意看脚底板的翻转以及脚踝的扭动方向。

出现次序:中正的脚、外翻的脚、内翻的脚。

脚底板的异常如何影响到遥远的腿和腰呢?人体是联动的,同外翻的脚配套的是内旋的膝盖,小腿肌肉也会本能地控制脚的外翻,这么拧着劲儿,跑起来得多危险啊。

膝盖、小腿和大腿同脚的联动。

到目前为止都是纸上谈兵,要分析活人还得到魏坤琳的步态实验室。跑过几十米的跑道,中途冷不丁有个测力板。一脚踏上去,你的足印瞬间显现。花花绿绿,表示不同的压强,红色最大,其次是黄绿蓝。问题瞬间明了,外翻的脚和内翻的相比,压力分布明显偏在内侧。

中正、外翻和内翻的脚的足底压力分布,红色压强最大,其次是黄绿蓝。

要用足底压力数据判断脚的平衡,科学青年也表示小有压力。贴心的计算机能把不同瞬间足内侧和外侧压力相对值算出来,得到随时间变化脚的平衡状况。下图是魏坤琳实验室一个程序作出的图。“足跟触地”区间脚从内翻到外翻(左边箭头);中足到前脚掌蹬地又有个外翻的过程(右边箭头);脚尖离地时压力中心回到中间。找一大帮长期跑步不受伤的人,记录他们跑步时脚的平衡曲线,汇集起来就得到“周正”区间。

汇集很多长跑而没有受伤的人的足底数据,绘制成周正区间。

不正的脚+“不端正”的鞋,负负得正

鞋的职责就是适应多变且不完美的人类,不正的脚就要一双不端正的鞋,最好能补救到标准区间内。茫茫鞋海,谁是般配的那双?有人听介绍,有人上网查找。实际上鞋的问题,只有脚说了算。

魏坤琳对国内外十几个运动鞋品牌做了测试,发现即使穿上没有立马不舒服,也未必代表它好。几个踏步,数据能判断鞋的优劣,也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将要招致的损伤。总体说来现状堪忧,很多国内品牌没跑多久先压扁了,烂得超出评价范围,属于偶像派;国外品牌也良莠不齐。这里只挑些尚可评价的典型,看鞋脚组合的各种可能。(编者注:以下只对具体鞋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不牵涉对整体品牌的评价。)

外翻的脚足弓塌陷,缺乏稳定性,不适合穿减震鞋,因为稳定性不好。偶像派的就不说了,不少实力派品牌都能做抗外翻鞋。这是一个卖点,通常被商家写在鞋盒和鞋的显著位置。观察鞋底的内侧,不同的品牌设计不同(红色箭头),本质都是用密度大的材料把足弓撑起来,抵抗长期使用后变形。

几款进口的抗外翻鞋,红色箭头所指是鞋内侧能看出的抗外翻加强位置。

阿迪达斯(Adidas)的Supernova(超新星系列)就是抗外翻的。下图中蓝色和粉色划定了周正区间,绿色是左脚,红色是右脚,光脚时双双飙高,属中度外翻,穿鞋后基本矫正到了区间内。鞋的材料也算稳定。让人去跑100公里再来测试,基本没变形。耐克(Nike)的Structure系列也有很好的抗外翻作用。这里不夸只拍砖,要注意Nike的材料耐力不佳,体重大的人没跑完100公里鞋底就塌了。

脚型为中度外翻的长跑者(左图)穿上阿迪达斯抗外翻鞋后,外翻得到矫正(右图),计算后判断,达到中正。

“抗外翻”功能也不是说有就有,评测中有人穿了双爱斯克斯(Ascis)GT-2160,是抗外翻型号,脚却不为所动,该怎么翻还怎么翻,而且本来正常的后跟也外翻加大了(曲线第一个峰冒起来)。

脚型为中度外翻的长跑者(左图)穿上爱斯克斯抗外翻鞋后,外翻没有得到矫正(右图),计算后判断,仍然中度外翻。

脚正也怕鞋子歪

如果脚周正呢?那你很幸运。不过也别乐太早,有时候周正的脚会因为穿鞋变得不周正。比如对李宁鞋的评测中,长跑者左脚本来还周正,穿上鞋就外翻了(中间一双脚印);如果鞋底再不禁踩,100公里后外侧塌了,又开始内翻(右边那对脚印),这时就很容易崴脚了。

左脚中正的长跑者(左图)穿上李宁普通型鞋,变成中度外翻(中图),跑过100公里,鞋底外侧塌陷,导致内翻(右图)。

进口鞋也不是没问题。比如一个人穿了美津浓(Mizuno)的普通型后,红色的右脚曲线在前脚掌区域变陡(中图),意味着从中足到前脚掌非常猛地外翻过去,小腿前部肌肉必然会因本能地控制脚的平衡而牵扯。这个跑步者也确实抱怨小腿疼。100公里之后,两脚的后跟曲线双双隆起(右图),明显脚跟也外翻得更猛了。

左脚中正的长跑者(左图)穿上美津浓普通型鞋,变成中度外翻(中图),跑过100公里,后脚跟外翻变得非常明显(右图)。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控诉,为啥没人关爱内翻的脚。实际上早在80年代就有人试图做抗内翻鞋,他们在鞋外侧用密度大的材料,防止脚踝向外崴,结果迫使脚早早开始外翻,完全破坏了微妙控制下的平衡,只好放弃实验。内翻的坏处之一是足弓过高,缓冲不够,所以减震鞋是有帮助的。如果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选了抗外翻鞋,那只能雪上加霜。

最后,我真不是卖鞋的,但从数据来看,在买运动鞋上千万不要太艰苦朴素了,哪怕再好的材料也不能恒久远。一双好鞋,中等体重的人跑六、七百公里就要换了,胖子更要小心。防患于未然绝对是一笔超值投资。

几千年前,人们量脚制鞋;后来有了生产线,效率大大提升,我们随时可以在各种标准化的鞋之间切换;然而魏坤琳如今的研究却是为了让我们回到定制鞋的阶段。一个人的两只脚不同,甚至全世界没有两只脚是相同的。“让鞋来适应我们的脚,而不是脚去适应鞋子,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未来。”

附送跑鞋选择一看即懂表。

如果一只脚周正,一只外翻,建议买抗外翻,因为中正的脚穿抗外翻鞋也不一定有危险,但是如果外翻的脚穿了中正的鞋,外翻的脚一定会加重。

转载自果壳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