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二事(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指的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860

大家好,关于建言十二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指的什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武则天审时度势治理国家的“建言十二事”

建言十二事(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指的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从30岁被立为皇后(公元655年)到公元683年唐高宗死的30年时间内,武则天辅佐高宗治理国家。她用李绩、刘仁轨平定了高丽,占领平壤;用裴行俭、黑齿常之等击退吐蕃贵族和突厥的骚扰,使自中原到东西边境得以安定。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审时度势地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言十二事”,即:

1.发展农桑

2.以德感化天下

3.免除京畿地区徭役

4.禁浮华

5.崇尚俭朴

6.广开言路

7.杜绝谗言

8.学习老子的《道德经》

9.为母服孝三年

10.5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

11.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

12.任事已久又有才德官员可晋升

这十二条是治国之本,是经济政策,又是军事策略,是一份十分全面的施政纲领,对普通百姓和各级官员都有好处。

首先是发展农桑。武则天非常重视农桑,确信“本固则邦安”。兴农是固本的首要,武则天在《臣轨》一书中说,“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定焉”。她曾说,“农不富,国不富”,为此实行均田制,除应缴租税外,不增加苛捐杂税,并废除盐税和铁税。武则天督促地方官员修水利灌溉农田,亲自查找了高祖以来各地兴修的水利工程共100多处,指令兴40多处,这些工程都发挥了灌田作用。

高宗显庆年间,高宗和武后曾命各州县因地制宜兴修水渠灌田。多年来,狄仁杰集吕梁山东流的数百溪水,汇成20多条水渠,使并州以西方圆500多里农田得以灌溉;陆元方任绥州刺史时,以倒虹吸管引黄河水向西灌田7万多顷;张柬之在荆州时,引长湖水向北、引汉水向东,灌田12万顷;王及善以病体之身出使山东赈灾时,带领地方官员和百姓引大清河水向南,修大小水渠70多条,灌田5万多顷,又在寿州南引河水,扩大了芍陂,使芍陂(群众称安丰塘)周围二三百里农田旱涝保收。武则天又命各州县除经常维修外,还要新开渠道扩大灌田以利农事,并奖励了40多名兴修水利有功的官员。

武则天把各道朝参使和他们带来的老农民请到后宫,了解东北的高粱和玉米、河东道的小麦和棉花、江淮的水稻、西北的畜牧、沿海的渔业等情况,以及怎样抗拒旱涝灾害。武则天让几名女官详细记录,接连十几天不停,随后分门别类,汇总成册。她又命北门学士范履冰、周思茂等整理,详加审阅圈点,最后亲笔题名曰《兆人本业》。再找来贡生、年轻京官及宫中女官400多人,齐集永成殿,分两班日夜抄写,日夜不停,凡一月有余,共成600多册,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农业科技全书。

武则天明白农不兴***乱,她察看了北至汾河两岸、东至汴州等地。当时洛阳下属各州县均田制的实施均不好,家有百亩田的只有十几户,一般农户只有十几亩田。洛阳是东都,朝廷和官员、豪族占田少者数千顷,多者十数万顷,且都是良田。魏元忠任洛阳令时,对大户的田加以限制,并将一些荒山、荒地分给无田或少田的农户,但这只稍稍缓解了部分农户的困难。武则天果断决定,东都和长安的屯兵田不动,把朝廷在洛阳和长安的田分出六成,其他凡占田千顷以上的大小官员、大族大户均退田一半,无偿分给无田和少田的农户。

武则天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一则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二则可以稳定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三则巩固了国防。武则天派娄师德在河套一带屯田、郭振元在甘肃走廊屯田、黑齿常之在河源屯田,这3位将军的屯田事绩都载入了史册。

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指的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从30岁被立为皇后(公元655年)到公元683年唐高宗死的30年时间内,武则天辅佐高宗治理国家。她用李绩、刘仁轨平定了高丽,占领平壤;用裴行俭、黑齿常之等击退吐蕃贵族和突厥的骚扰,使自中原到东西边境得以安定。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审时度势地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言十二事”,即:1.发展农桑2.以德感化天下3.免除京畿地区徭役4.禁浮华5.崇尚俭朴6.广开言路7.杜绝谗言8.学习老子的《道德经》9.为母服孝三年10.5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11.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12.任事已久又有才德官员可晋升这十二条是治国之本,是经济政策,又是军事策略,是一份十分全面的施政纲领,对普通百姓和各级官员都有好处。

建言十二事的具体内容

1.劝农桑,薄徭赋;

2.免除三辅一带百姓徭役;

3.息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在全国各地禁止浮巧;

5.节省功费、力役;

6.广言路;

7.杜谗言;

8.王公以下皆习《老子》;

9.父在为母服缞三年;

10.上元以前勋官以给告身者无追覆;

11.京官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禄;

12.百官任职已久、才高位下者,得以晋阶升迁。

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她步入政坛后,风波迭起,颇不平坦,耗费了很多心力来应付局面,但是太宗之魂从没有离开她的头脑。武则天自始至终把富民强国作为头等大事来完成。

在她和唐高宗联合执政时期,大唐从战后恢复期进入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这个因素,才是武则天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她的智谋、权术、心计,固然是她纵横政坛的利器,但即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如果漠视民意,或敢于倒行逆施,那是早晚都要被民众情绪这个“覆舟之水”所掀翻的。

劝农桑,薄徭赋,就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根本,为成为丝绸之国做出杰出贡献。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建言十二事和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指的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