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音速每秒多少米,每小时多少米,以及音速每秒多少公里每小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声速是多少
340m/秒。
声速,又称“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时1224千米),顾名思义即是声音的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振动波传递的距离。
通常声速是指在空气中的声速,为343.2米/秒(1,236千米/小时)。声速又会依空气之状态(如湿度、温度、密度)不同而有不同数值。如摄氏零度之海平面声速约为331.5米/秒(1193千米/小时);一万米高空之声速约为295米/秒(1062千米/小时);另外每升高1摄氏度,声速就增加0.607米/秒。
扩展资料:
在固体中有两种可能的声波,其中一种是与流体相同的纵波,另一种是流体没有的横波,两种不同的声波可以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例如地震波)。纵波形式的声速取决于介质的压缩率和密度,而固体中横波形式的声速取决于介质的刚度和密度。
在超流体中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声波”,第一种声波是与平常流体相同的密度波,另一种是超流体特有的第二声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速
音速每秒多少公里?
音速在空气中每秒340米。
音速在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是每小时1224公里。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秒。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计算出上述条件下,音速一小时的速度是340*60*60=1224000米,再由一公里等于1000米,折算出结果是1224公里。
扩展资料:
在流动的气体中,相对于气流而言,微弱扰动的传播速度也是声速。在温度T不为常数的流场中,各点的声速是不一样的,与某一点的温度相当的声速称为该点的“当地声速”。当气流的温度很高(如高超声速流动),或存在有外部的激励源时,气体分子内部振动的动能很大,分子的离解度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当弱压力波扫过并且气体温度快速变化时,气体分子的平移动能和旋转能可以迅速达到相应的平衡值,但分子的振动能和离解能达到新的平衡。 状态所需的特征时间要大得多。 此时,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可以认为这部分内部能量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气体处于冻结状态。
音速是多少米每秒?
音速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约为340米/秒。
音速的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一般说来,音速的数值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大,在液体中又比在气体中大。空气中的音速,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约为340米/秒,即1224公里/小时。
音速的大小还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流层中,高度升高时,气温下降,音速减小。在平流层下部,气温不随高度而变,音速也不变,为295.2米/秒。空气流动的规律和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在飞行速度小于音速和大于音速的情况下,具有巨大的差别,因此,研究航空器在大气中的运动,音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值。
影响因素:
从声源发出的声波以一定的速度向周围传播,意味着声波的能量也以一定的速度向周围传播。目前所知,声波能够在所有物质(除真空之外)中传播。其传播速度由传声介质的某些物理性质,主要是力学性质所决定。
例如,音速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有关,因此也随介质的温度、压强等状态参量而改变。气体中音速每秒约数百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0℃时空气中音速为331.4米/秒,15℃时为340米/秒,温度每升高1℃,音速约增加0.6米/秒。
通常,固体介质中音速最大,液体介质中的音速较小,气体介质中的音速最小。另外,不均匀介质中的音速处处不等。各向异性介质中的音速随传播方向而异。
关于音速每秒多少米,每小时多少米和音速每秒多少公里每小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