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兔的四字成语大全
1、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2、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读音tùsǐgǒupēng,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3、兔死狐悲
兔死狐悲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兔子和狐狸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猎人,兔子死了狐狸因为失去盟友而悲伤。狐狸是真悲伤。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
4、玉兔东升
兔,中国民间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太阳东山,月亮升起。指黄昏时分。也借指时光流逝。
5、兔走乌飞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带兔字四字成语有哪些
答:兔子四字成语
1、守株待兔
[shǒuzhūdàitù]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狐兔之悲
[hútùzhībēi]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3、兔死狐悲
[tùsǐhúbēi]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含贬义)。
4、狡兔三窟
[jiǎotùsān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
5、扑朔迷离
[pūshuòmílí]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
6、见兔顾犬
[jiàntùgùquǎn]
看到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事情虽紧急,但如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
7、兔丝燕麦
[tùsīyànmài]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8、兔起鹘落
[tùqǐhúluò]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9、狐死兔泣
[húsǐtùqì]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10、犬兔俱毙
[quǎntùjùbì]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11、龟毛兔角
[guīmáotùjiǎo]
也说兔角龟毛。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古代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12、得兔忘蹄
[détùwàngtí]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13、兔死狗烹
[tùsǐgǒupēng]
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14、动如脱兔
[dòngrútuōtù]
意思是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嫁时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一般敏捷。后用以比喻行动十分迅捷。
15、势若脱兔
[shìruòtuōtù]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16、见兔放鹰
[jiàntùfàngyīng]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17、惊猿脱兔
[jīngyuántuōtù]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18、一雕双兔
[yīdiāoshuāngtù]
指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19、兔起凫举
[tùqǐfújǔ]
凫:野鸭。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20、东门黄犬
[dōngménhuángquǎn]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带兔的四字成语100个
带兔的四字成语如下:
1、狡兔三窟
[jiǎotùsān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窟:洞穴。
2、守株待兔
[shǒuzhūdàitù]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3、兔死狗烹
[tùsǐgǒupēng]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没有了,弓也就收起来不用了;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4、兔起鹘落
[tùqǐhúluò]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5、兔起乌沉
[tùqǐwūchén]
指月出日落。
6、兔死狐悲
[tùsǐhúbēi]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含褒义)。明·田艺蘅《玉笑零音》:“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兔子简介: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非常可爱。
兔子性格温顺,惹人喜爱,是很受欢迎的动物。尾短而且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宠物兔喜欢黏人,野兔怕人。颜色一般为白、灰、枯草色、棕红色、米色、黑和花色。
以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种类最多,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种类分布广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区,而也有不少种分布非常局限。